Yoovell - 用愛製造

用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愛,播種春天,播種理想,播種力量,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

為什麼選擇Yoovell?

Yoovell以“人為本、質為優” 的經營方針, 秉承“客戶至上,坦誠分享,質量優先,結果導向”的經營理念,我們願與更多的朋友攜手合作,共求發展。

以人為本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才發展戰略,堅持“德才兼備,以德潤才”的用人原則,堅持個人與企業的共同成長,在企業發展目標下進行員工自我管理

品質卓越

公司集研發、設計、生產、策劃、營銷於一體。依托地方優勢,依靠現代化設備和科學的管理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產品以良好的內在品質,完美的售後服務,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專業優勢

擁有專業的團隊,高效服務,全部過程專屬服務,標準化迅速響應機制服務。我們是一支擁有夢想與激情的團隊,隨時與客戶保持溝通出現問題及時通知客戶。

我們的產品

產品質地優良,工藝精湛,款式新穎,品味高雅,是您的理想選擇。

關於我們

在行業內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產品的質量、優質的服務深得各生產產家及消費者的認同。

img

公司供應商遍布中國國內、東南亞等具有產業優勢的地區,涵蓋紡紗、織布、染色、製衣等各個環節,大部分經歐美品牌商查驗合格。公司擁有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能為廣大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目前,公司的營銷網絡已覆蓋了歐洲、美洲、東盟、大洋洲、中東、港澳台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與海內外眾多品牌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貿易關係。 一直以來,公司致力於打造一個優秀的服務體系,在設計研發、生產、營銷等各個方面做到精益求精,出類拔萃,發揮優秀的整合能力,為客戶提供最優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實現共贏。

聯繫我們

填寫Email和電話聯繫方式信息,將有助於我們盡快解決您提出的問題,並及時與您溝通處理結果。

六個角度深層理解ERP和MES!

ERP和MES是製造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二者看似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但在管理方向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管理的目標不同

ERP的重點在於財務,也就是從財務的角度出發來對企業的資源進行計劃,相關的模塊也是以財務為核心的展開,最終的管理數據也是集中到財務報表上。 MES重點在於製造,也就是以產品質量、準時交貨、設備利用、流程控制等作為管理的目標。因為不同的企業其管理重點不同,在選擇信息系統的組成時,重點也不同。集團公司、商業企業、物流企業等更著重於ERP管理,而製造企業更需要的是MES。

2.管理的範圍不同

ERP管理的範圍比MES大,MES管理比ERP細。企業生產資源作為企業資源的一部分,也在ERP管理的範圍內,也相應有生產計劃、數據收集、質量管理、物料管理等功能模塊,所以往往和MES會混淆。但ERP管理的範圍主要是以工作中心為單位,MES能更細緻到每個製造工序,對每個工序進行任務的下達、執行的控制和數據採集、現場調度。 ERP要做到工序級的管理,需要進行定制開發。

3.管理的功能不同

ERP在製造管理方面的功能主要是編制生產計劃,收集生產數據。 MES除了細化生產計劃和收集生產數據外,還有批次級的生產控制和調度的管理功能,例如:批次級的工藝流程變更,對製造設備、人員和物料的驗證控制,批次分拆、合併,批次的生產訂單變更等現場調度功能。

4.實現的方式不同

ERP主要採用填寫表單和表單拋轉的方式實現管理,現場收到的製造任務是通過表單傳達,現場製造數據也是通過填寫表單完成收集。 MES是採用事件的方式實現管理,生產訂單的變化和現場的製造情況,通過MES內置的WIP引擎立刻觸發相關事件,要求相關人員或設備採取相應的行動。因此,MES可以減少數據的輸入工作,減少差錯,也提高了及時性。

5.管理的時間週期不同

正是因為MES採取了WIP引擎來驅動管理,能夠做到現場的“實時管理”:上級生產計劃和生產調度能立刻反映在製造現場的作業界面,現場的生產數據和異常情況也能實時反映在管理崗位的監督界面,使得及時調度成為可能。 ERP的表單方式不可避免會有一個錄入的周期,因此在生產調度上會有兩個錄入周期的滯後,對於製造週期短的生產可能會造成影響。

6.工作方法的不同

為了實現對製造現場的實時控制和調度,現場的工作方法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沒有信息系統時的工作方法是從生產計劃部門獲取生產訂單或生產進度,完成現場作業後將生產情況填寫在製令單或批次流轉單上向上級報告。 ERP的方式與此類似,只是製造現場和生產管理部門的接口通過信息系統來連接。但使用MES系統後,工作現場的指令下達和數據收集都是通過信息系統來實現的。

從以上六個角度可以看出,MES和ERP既存在分歧也有著很多的聯繫。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各司其職,方能為企業帶來最佳的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

紡織業智能製造路向何方?

智能製造已經成為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詞和重要路徑,然而,目前我國紡織產業發展智能製造的基礎整體還比較弱。紡織產業如何對接“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能給紡織產業帶來哪些新的發展?中國工程院日前發布《我國紡織產業智能製造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紡織業的轉型升級獻策。

傳統工業思維模式待改變

中國作為低成本製造大國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步喪失。隨著勞動力和其他要素成本上升及國內外其他因素影響,紡織企業利潤增長幅度已從2011年的43.9%下降到2015年的5.3%。革新迫在眉睫,我國紡織產業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已經啟動,並且在共性技術、智能製造車間示範、數字化智能化紡織裝備和工藝、紡織服務製造及網絡協同製造、智能紡織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

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尚存在一系列問題。根據《報告》,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紡織裝備和數據缺乏互聯互通,紡織製造數據採集、信息融合、智能執行、智能運營能力不足,紡織製造與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緩慢,紡織智能製造關鍵部件、基礎件和電子元器件大多依靠引進。

同時,制約紡織產業智能製造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數量眾多紡織企業的傳統工業思維、紡織科技人才隊伍和科技資源力量薄弱、紡織智能製造研發投入不足、紡織智能製造軟硬件基礎能力弱、跨領域協同不夠等,導致產品同質化,要素成本高,競爭乏力。

部分企業已有成功實踐

中國工程院專家表示,紡織產業要成功轉型,邁向智能製造,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實現裝備互聯、消除信息孤島。在智能製造過程中,通過對機器所產生的各種數據的自動化採集、統計、分析和反饋,將結果用於優化製造過程,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目前,我國不少紡織企業正在這方面積極探索。山東華興紡織集團通過物聯標識、設備集成、工業控製網等共性技術的應用,實現從原料投入到成包入庫全自動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30%,縮短產品生產週期35%,降低人工成本達70%,綜合運營成本降低25%。

一方面,計算機、網絡、裝備製造等的發展,推動紡織產業製造技術從自動化、數字化向智能化邁進;另一方面,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也促使紡織產業向服務型製造新模式轉換。

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紡織服裝電商交易總額達4.45萬億元,是2012年的2.4倍。紡織服裝產品線上營銷正日趨成熟,以用戶個性化需求為驅動、用戶全流程參與的新一代紡織服裝產品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成為紡織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推進智造需做好“數據”基本功

但部分企業在某一領域的成功實踐並不代表整個產業的升級。對於如何推進紡織行業智能製造,中國工程院專家表示,企業要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以實際需求為依據來推進智能製造,要做好“數據”這個基本功,把包括物、設備等在內的所有製造要素數字化,也要把人“物化”為數字,把人的各種行為數字化,在此基礎上實現數據互聯互通,進而實現網絡化和智能化,支撐決策和運行。據此,企業可以根據自己所處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策略,階梯式逐步推進。

正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報告》提出了紡織產業領域智能製造基本範式,即基於HCPS(人-信息-物理系統)的紡織產業智能製造體系,以及基於工業大數據的紡織產業數字化管控體系。這兩個範式不僅將HCPS融入到紡織全流程,實現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和精準執行,而且通過全流程互聯互通,智能傳感器採集各種數據形成工業大數據,在工業大數據平台上,通過工業軟件實現紡織生產的大數據應用場景。

在這一體系下,《報告》進一步提出了紡織產業智能製造三大領域8個方向重點發展任務,以及相關的總體發展路徑和各方向發展路徑。涵蓋紡織產業智能製造的三大技術領域是紡織產業智能製造新模式、智能紡織裝備及共性技術與標準、智能紡織材料。 8個方向則是指紡織智能製造標準及共性技術、智能紡織裝備技術、化學纖維智能製造車間(工廠)、紡織加工智能車間(工廠)、染整加工智能車間(工廠)服裝設計與加工智能化、紡織服務製造及網絡協同製造、智能紡織材料。 8個方向的重點任務涉及紡織全流程的具體細節。

不難預見,有各方獻策,加之紡織企業的積極實踐,智能製造將引領我國紡織產業由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由製造向創造、速度向質量、產品向品牌發展,使得紡織業在我國傳統產業中率先走向高端。

2017“一帶一路”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順利召開

8月25日,2017“一帶一路”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在新疆烏魯木齊拉開帷幕,此次活動以主論壇、分論壇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共同探討“一帶一路”倡議如何與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相結合,力求為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主論壇以“創新綠色發展·協作共贏未來”為主題,多角度分析“一帶一路”下行業發展前景,國家有關部委、自治區、行業協會有關領導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內外行業專家發表了演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自治區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梁勇對新疆政策及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現狀發表講話。截止到2017年6月底,在自治區備案的企業數量達2525家,比2013年底增加1965家,溢達、華孚、如意、雅戈爾、金昇、即發等國內近600家企業來疆投資發展,新疆已經成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投資的“熱點”地區,也受到全球紡織業的關注。

蓬勃發展趨勢。 1-6月實現投資額同比增長49.3%。同時,高勇也指出,2017年,距離新疆提出的百萬人就業目標還有6年,任務艱鉅,相信在“一帶一路”賦予的時代機遇下,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將不辱使命,不斷開創新的未來。

主題演講環節,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介紹了當前紡織工業形勢,並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為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環境;為打破貿易保護開拓多元化市場創造了條件;有利於構建跨國供應鏈,提高企業競爭力。新疆擁有豐富的棉花資源,在“一帶一路”中佔有重要戰略位置,更是中歐班列建設的重要口岸,同時國家大力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是新疆發展紡織業的優勢。近年來,新疆棉紡行業發展勢態良好,上半年紗產量79萬噸,增長45%,產能得到有效釋放,未來應向著針織、家紡等終端商品等下游產業鏈延伸,高標準、高起點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向著綠色環保、自動化、可持續方向,以市場為主導進一步發展。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學術委員、研究員黃永富對“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紡織企業“走出去”現狀做了詳細介紹,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並對企業“走出去”提出了相關建議。目前企業“走出去”存在產業層次偏低,產品附加值低,多為個體投資,產業鏈輸出少,本土化程度低,長期戰略規劃有待完善等問題。這些不足之處的形成與企業面臨的外部困難、環境約束有關,也有企業自身條件帶來的限制。希望企業可以多吸納人才,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控制世界產業鍊和價值鏈的關鍵環節;構建跨國公司全球戰略。

如意控股集團執行總裁、如意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王強、溢達集團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車克燾作為企業代表,向參會代表分享成功經驗。如意集團近三年圍繞“科技化、高端化、品牌化”積聚能量,圍繞“一帶一路”實施轉型升級,打造全產業鏈智能織造。溢達集團來到新疆已經21年之久,擁有豐富經驗,昌吉溢達自動化生產線也是此次大會的參觀企業之一。

分論壇以“綠色引擎·智能佈局”為主題召開全國棉紡、針織產業集群創新大會,共同探討集群發展,並表彰了產業集群創新示範地區及突出貢獻者,為棉紡織產業新集群舉行授牌儀式。

高端對話環節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主持,德州恆豐集團理事長蘇建軍、山東華興集團董事長胡廣敏、新疆即發華和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斐、新疆宇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榮清、喀什中興手套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華作為嘉賓就新疆紡織服裝業發展情況及企業發展現狀展開高端對話。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為大會做了總結髮言。

(中棉行協)